部门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00256431X/2024-00134 成文日期:   2024-06-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湖农发〔2024〕57号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湖州市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湖州市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8-15 16:55:12
  • 政策原文>

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

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案〉的通知》(浙农专发〔2024〕20号)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 年浙江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农专发〔2024〕15号),制定了《2024年湖州市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617



2024年湖州市科学施肥增效和

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我市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稳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聚焦健康土壤培育和科学施肥增效,健全机制、创新技术、拓宽路径,开展退化耕地治理、土壤肥力提升,深化化肥定额制改革,多途径提升肥料利用率,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完成取土测土2637个农户调查416户,开展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10个,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43%以上推广应用配方肥3.75万吨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3%以上;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稳定,耕地质量平均等级2.73等以上;农业主体“用地养地”意识逐步提高,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实施面积100%覆盖粮食播种面积。

二、重点工作

(一)夯实科学施肥基础

一是持续开展取土测土,完成 2637个取土测土任务,不断完善土壤养分数据库,积极发挥基础数据对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动和支撑。

二是开展田间试验示范。通过肥料效应、配方校正等试验,为优化肥料配方提供支撑;各区县按技术规范开展2个水稻或小麦的肥料利用率试验,探索因地制宜的肥料利用率提升途径;创建3个科学施肥示范方,带动农户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三是开展农户施肥调查。综合种植制度、耕地质量、种植规模等,以 2023 年调查农户为基础,通过“肥情监测通”小程序(二维码见附件 3)开展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监测。

(二)提升科学施肥水平

一是做好施肥指导工作。结合土壤养分、试验结果等形成配方科学、工艺可行、性状稳定的市域主推肥料配方,推进有机养分替代,促进养分平衡,有机无机结合、基肥追肥配套。发布全市主栽作物推荐施肥配方目录,实现施肥建议卡进村入店,指导农民科学选择配方肥种类、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实现配方肥适期、合理、高效施用。

二是持续开展“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供给端“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肥料供应结构,引导肥料生产企业按“方”生产,鼓励农资经营单位按“方”进肥,优化经营肥料品种,切实提高配方肥市场占有率。支持肥料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全程服务,推动配方肥下地。

三是创新技术服务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科学施肥“云服务”,提高科学施肥技术到位率。积极构建化肥“进-销-用-回”全链闭环,督促农资批发企业、农资店及时按规范录入配方肥进销数据,管理人员定时核查,积极推动配方肥数字化台账落实落细。

(三)因地施策提升土壤肥力

针对耕地地力状况因地施策,建立分类保护提升模式。对耕地地力较好的区块,采取常规地力培肥技术措施,保持耕地地力的平衡;对存在障碍因子的耕地,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地力提升。 

一是推广增施有机肥料。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鼓励畜禽粪污、作物秸秆、易腐垃圾等废弃物资源肥料化安全利用。推荐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化系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作物目标产量等确定有机肥料用量水平。

二是鼓励秸秆促腐还田。水稻(小麦)机械收割时同步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粉碎秸秆均匀撒铺后施用基肥和秸秆腐熟剂,灌水泡田,免耕抛秧,或用旋耕机耕田整地。亩均秸秆还田量300-400公斤为宜,并适量增施氮肥以调整碳氮比。

三是积极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季光热资源和空闲茬口种植紫云英、肥田萝卜、箭舌豌豆等绿肥, 推广水稻-绿肥、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大力发展果园、茶园、桑园套种绿肥、豆科作物或自然生草。结合后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实际,选择生物量较大时期翻压还田,可亩均配施15-20公斤生石灰加速绿肥腐解。

(四)培育新垦耕地

根据垦造耕地养分状况、作物种类和目标产量确定肥料用量水平,优先选择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等新型化肥,并配合施用商品有机肥、粪肥、绿肥等有机肥料。通过深翻耕等农艺措施增加垦造耕地耕作层厚度,疏松土壤、平整地表,加快耕层熟化。作物播种或定植前可采用液态或固态菌剂拌种、浸种、蘸根等,或基施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耕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要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各区县要立足实际,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建设区域和建设内容,细化明确相关配套政策和工作制度,保障各项措施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是一项长期工程,各区县要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落实好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相关项目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指导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专长,结合农时季节,分区域、分作物指导主体开展科学施肥指导服务。适时组织召开科学施肥增效座谈会、观摩会等专题培训,加强对种植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提高种植主体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科学施肥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分类建立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模式。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施肥和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推介相关好技术、好典型、好经验,提高社会知晓度,增强农户种地养地意识。

各区县要扎实开展科学施肥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并于12月5日前上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总结、实施情况汇总表(附件1)、主推或创新性技术模式(附件2和附件3)、调查点信息采集表(附件4和附件5)。相关材料报送情况将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和当地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的重要参考。

联系人:湖州市植保检疫与耕肥管理站周肖瑜,电话:0572-2070922。

 

附件:1.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情况汇总表

2.主推或创新性技术模式目标任务

3.主推或创新性技术模式参考格式

4.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区调查点任务

5.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区调查点信息采集表

6.湖州市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任务表

7.肥情监测通二维码

湖农发〔2024〕57号  关于印发《2024年湖州市科学施肥增效 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