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典型案例(七):水稻增产提质效
2025-03-12 来源:农科院
为持续深入开展“上山下乡服务三农”,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为农业提质增效,市农科院粮油技术服务队深入水芳家庭农场,开展对浙湖粳、浙粳系列水稻品种的推广与技术服务工作。服务队多措并举,通过线上与线下、咨询与培训等服务形式,提供“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服务,有效带动企业增产增效,提高了农科院科技助农影响力。
■前期调研
浙湖粳、浙粳系列水稻作为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本地推广种植。然而,服务队在初期调研中发现,以水芳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种植主体在生产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对浙湖粳、浙粳系列水稻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二是在水稻高产生产技术方面技术储备不足,制约了水稻的规模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工作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服务队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品种特性研究与技术指导。服务队系统研究了浙粳系列水稻的生育期、抗病性、产量潜力等,综合考量农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栽培技术方案。通过理论指导、田间示范等形式,提升主体对浙粳系列水稻的知识储备和种植能力。二是加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推广。服务队积极推广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优质稻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等粮油主推技术,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帮助主体节省成本,提高产量。
■总体成效
通过服务队的指导与支持,水芳家庭农场的浙湖粳、浙粳系列水稻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亩扩大到目前的300亩,亩均单产提升25公斤以上,产加销增加亩均效益170元。带动了全市浙粳100、浙湖粳25等高产常规稻占比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