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典型模式 | 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
2024-07-29 来源:农科院
基本情况
近年来依托浙江大学、湖州市农科院、安吉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撑,安吉余村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吉县天荒坪镇山河村,大力发展、示范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充分展现现代科技在推动渔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示范内容
(一)养殖设施条件设计:示范基地的核心示范区域设计建设52个陆基圆桶,每个圆桶面积30平方米,水体容量约45立方米,主要养殖鲈鱼。圆桶上方搭建钢管连体保温大棚。同时,每个圆桶配备了底增氧及浮水泵设备系统,圆桶外部还安装了粪污收集系统,将粪污收集提取至污水槽,通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尾水系统进行处理,实现水体可循环利用。
(二)养殖生产管理技术过程:养殖300克规格的鲈鱼,每个圆桶放养量约为3000条。通过辅助的水质调控系统,智能化监测水体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鲈鱼仅需半个月左右的循环水养殖便可达到500克规格并出售。每个圆桶产量接近3吨,整个基地一年可产鲈鱼高达1500吨。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该示范基地每月销售鲈鱼300000斤,平均市场售价16元/斤,月产值48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利润达3000万元。相较于传统养殖方式,该技术模式增产增效显著。
生态效益:示范基地养殖尾水全部经尾水工程设施处理后循环利用“零”排放,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社会效益: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不仅养殖周期短、回报快,且占用土地指标少,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亩均效益,也吸引了周边养殖户来示范基地观摩学习,为当地渔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