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农业新闻

小麦抽穗扬花期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4-04-07

阳春三月,气温回暖,小麦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月底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的多发期,防控好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和蚜虫等病虫害,对小麦的稳产高产至关重要。

1、赤霉病

应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关键时期,主动预防,见花打药,遏制病害流行。药剂品种可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咪鲜胺、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药剂量要用足,如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需隔5-7天再轮换用药防治1-2次,确保防治效果。为防止抗药性出现,需轮换用药或混配使用,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2、白粉病与条锈病

可在赤霉病防治同时进行预防,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环丙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醚菌酯、烯肟菌胺等杀菌剂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块,应间隔7-10天再轮换用药防治1次。
3、吸浆虫和蚜虫
应重点做好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在抽穗初期10复网20头以上成虫时,使用阿维·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严重地区间隔3天轮换用药,再防治1次。在扬花前,防治吸浆虫的同时认真防治1次蚜虫,其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的蚜虫危害。当蚜量达200头时,可使用啶虫脒、抗蚜威、辛硫磷、毒死蜱等;高效氯氰菊酯和三氟氯氰菊酯等药剂开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