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菌核病防治指南】别让“白果病”毁了你的桑果
2025-04-07 来源:农科院
果桑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桑果。发病后果实变白、膨大、内部腐烂,最终脱落,严重时可导致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
发病特点:
农业防治(基础防控)
·控制密度:每亩不超过110株,减少湿度堆积。
·春季翻耕:深翻土壤10-15cm,将病菌菌核埋入深层,减少萌发。
·桑园周边不要种植油菜、白菜、大豆等十字花科作物,防止交叉感染。
·在桑树萌芽前覆盖防草布或地膜,阻止病菌孢子飞散。
化学防治(关键措施)
·早春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4-5kg/亩)混合细土撒施,翻入土壤。
·初花期开始,每隔4-5天喷1次,连续3-4次。
·轮换用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特别注意
·花期避免浇水,降低园内湿度。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