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科普 | 西红花
2025-01-06 来源:农科院
西红花又称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西红花最早起源于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后经西藏传入中原地区,当时人们误以为此物为西藏特产,故称为藏红花,而番红花指的是原植物名称。
性状:
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 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闭。
栽培技术:
番红花喜温和凉爽的环境,怕炎热,较耐寒,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
西红花栽培有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田间露地栽培,第二种为“两段法”栽培,即室内培育开花阶段与田间繁育种球阶段。相对而言,采用第二种方法生产的西红花产品产量高、质量好。11月上中旬将西红花种球栽植到田间至次年5月上中旬新种球起土,为田间繁育种球阶段;种球起土后置室内,经过6月、7月、8月约三个月的休眠后,种球萌芽至10月底开花、采花,称为室内培育开花阶段,该阶段是获得好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时期。
西红花可以与水稻轮作,亦可种植在葡萄园、桑园下,该模式可充分利用水稻、果园等冬闲田空间,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复种指数,还能够促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