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6431X/2024-00111 | 成文日期: | 2024-08-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 |
九三学社湖州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共享冷库建设,补齐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短板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冷链物流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另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对于保障食品质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市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创新发展,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对“菜篮子”工程商贸流通领域政策引导扶持,市本级大部分学校、机关食堂的“菜篮子”商品基本实现配送直供,同品质蔬菜供应单位食堂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10-20%,加快了“菜篮子”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点到点直销模式的发展,在保证产品安全可追溯同时,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产品价格,充分发挥了政府“菜篮子”民生保障公益性作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14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市本级“菜篮子”企业冷链运输全覆盖。
二是持续推进中央服务业农商互联供应链项目建设。近三年来,通过组织实施中央服务业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我市成功培育了9家现代农产品供应链骨干企业,形成以本地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全链条标准化农产品品种累计近500种,累计建成产地设施100个,新增农产品基地10个,新增产品零售网点数量近50个。扶持企业农产品冷藏仓储能力达到87%,农产品产地商品化设施使用率达到85%,累计带动相关就业近千人,带动相关企业累计实现农产品相关销售收入近6亿元,消费者对农产品便民销售情况满意度近90%。浙北供应链等9家企业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有效提高了我市农产品流通效率,促使农产品产销对接更加顺畅,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加快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百千”工程。按照《浙江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件要求,到2027年底湖州市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数90个,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10个。省厅冷链物流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已建项目151个,总库容523420立方米,投资总额93422万元;在建项目13个,总库容120104立方米;拟建项目28个,总库容155718立方米。
四是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供销社在完善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服务网络方面具有先天性“基因”优势,具备完善的网络体系、设施资源、服务能力。供销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3亿元,是近年来湖州市供销社投资最大的“一号工程”项目,被写入2023年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注。浙北大厦集团投资6亿元建造浙北智慧物流中心,冷冻库(-18℃)7626立方米、冷藏库(0-4℃)1610立方米,通过WMS系统、AGV分拣机器人、智能分拣输送带可实现物流智能化配送、自动化运营,初步形成以浙北智慧物流中心构建的100公里半径拓展辐射圈,实现城乡无差别配送。南浔区千金镇新增一个冷链物流体系——冰富食品,已竣工投产,冷库库容5000立方米,目前共有四条生产线,工厂现场、管理措施均依照ISO22000体系要求设计,并通过认证且/<此处建议不用标点>整个生产环节能用机器代替,坚决不用人工介入,保证生产线上的标准化与安全性。
五是做大做强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大力培育本土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引导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家(德清临杭物流园、长兴综合物流园)、省级冷链物流园区3家(长兴综合物流冷链园、南太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德清县新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积极推荐浙江天畅智运科技、浙江德玛物流申报省服务业领军企业。南浔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浙北冷链物流基地)、南浔区农产品数字化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等11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服务业项目,总投资257.2亿元。
六是强化冷链物流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湖政办发〔2021〕9号),为加快我市创新型城乡冷链物流建设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将冷链物流作为重点内容纳入《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冷链基础设施分布和行业现状,明确冷链物流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按照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文件精神要求,严格落实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车辆免征通行费,2023年,减免企业物流成本6.5亿元。依托农业“标准地”政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已竣工农业“标准地”54个,涉及仓储冷链建设10个。
七是积极争取上级冷链物流专项资金。吴兴区:2022年,南太湖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200万元,占全省合计争取资金的1/4,全市唯一,并列入第二批“浙江省冷链物流园区”名单。安吉县: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拟建设集农产品检验检疫、屠宰、清洗、分拣(分割)、包装、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农产品共富产业园,中央资金3560万元,已支付使用2160万元,剩余1400万元将于项目建成验收后拨付到位。长兴县:2024年以满足生鲜农产品田间贮藏保鲜为目标,坚持“农有、农用、农享”原则,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合理集中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探索发展共享式“田间小站”等移动冷库,筑牢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基石。成功争创省级农产品冷链整县制项目,争取资金近千万元。
但是,正如提案中所指出的,总量不足、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配套的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数字赋能的共享能力有所欠缺。鉴于以上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其他部门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冷链物流建设顶层设计。把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十四五”规划、农产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菜篮子”工程贯通起,做到统一谋划、统筹推进,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水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支持资金。抓好长兴县、德清县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围绕水产、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选择一批农业重点乡镇,一批重点农业企业,一批农产品产地市场、集散市场,持续推进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建设水平。
二是优化冷链物流建设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冷链基础、特色产品生产布局、城市冷链物流需求等因素,重点围绕果蔬、肉禽水产主产地加大冷链设施布局,引导鼓励企业规划建设规模较大的冷链物流基地,支持田间地头冷库、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冷链设施、水果产地预冷库、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冷库建设,完善销地冷链配送网络,扎实推动“骨干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网点”四级功能布局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有重点地布局、配备农产品预冷、清选分级、分拣包装、保鲜、初加工、冷藏冷冻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从源头解决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在产区成立流通型合作社、联合社、产销联合体或引入农业企业运营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通过发展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方式,对接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和电商平台等,形成线上线下高效对接的流通渠道。
四是全面加快冷链配送模式创新。以创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为契机,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创新。鼓励冷链物流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与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深度合作,为小型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条件。
五是积极培育专业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培育本土冷链物流企业,以长运祥瑞、湖州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长兴新农都冷链仓储中心为代表,尤其是发挥长三角中央厨房、长三角冷链物流中心等冷链物流项目建设优势,结合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推动我市冷链物流发展。大力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运作规范、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
六是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依托浙江<需要引号>协同运用平台,搭建农业企业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信息、物流信息的交互共享。强化产地信息采集,组织实施主体采取自动传输为主、手工填报为辅的方式,全面监测报送产地鲜活农产品产地、品类、交易量、库存量、价格、流向等市场流通信息和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贮藏环境信息,为宏观分析提供支持。
七是加强冷链物流用地用电扶持。用足用好农业“标准地”政策,对农事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积极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政策,将与生产直接关联的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等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切实保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用地需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用于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强与电力部门沟通,对新型农业主体、农事服务中心等在基地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落实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
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