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2019年第5期
稻纵卷叶螟五(3)代二峰和纹枯病发生趋势和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1.稻纵卷叶螟:五(3)代二峰7月31日开始突增,8月3日前后出现蛾峰,发生程度总体中偏重。市站测区单晚赶蛾7月30日191(0-530)只/亩,8月4日331(0-640)只/亩;各测报点赶蛾,南浔点7月30日418(20-870)只/亩,8月5日818(410-1290)只/亩;双林点7月30日480(290-740)只/亩;妙西点8月4日388(230-680)只/亩;练市点8月3日221(180-350)只/亩。市站8月5日查卵1.85(0.2-4.1)万粒/亩,预计蛾卵量还将持续和上升,8月10日前后出现低龄幼虫突增,田间虫量一般达1.8万条/亩,高的达4万条/亩以上。
各地田间赶蛾调查表(单位:只/亩)
日 期 |
市 站 |
南浔点 |
练市点 |
双林点 |
妙西点 |
7月30/31日 |
191 |
418 |
166 |
480 |
125 |
8月1/3日 |
184 |
620 |
221 |
248 |
156 |
8月4/5日 |
331 |
818 |
258 |
345 |
388 |
2.稻飞虱:市站灯下7月31日止,褐飞虱55只,白背飞虱606只,灰飞虱256只,灯下稻飞虱高于常年和去年。市站7月30日查,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有褐飞虱田块占43%,其中褐飞虱成虫0.045(0-0.125)万只/亩,褐飞虱若虫0.73(0-2.5)万只/亩。五(3)代稻飞虱局部田块发生较重,如8月1日南浔点最高田块达71.8万只/亩,以白背飞虱为主。
3.纹枯病:纹枯病当前发生较轻,南浔点7月30日查纹枯病丛病率4%(2-6%),株发病率0.58%(0.4-0.7%)。随着晚稻封行郁蔽度提高、雷阵雨和台风天气增多,纹枯病将进入重发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主治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做好稻飞虱查治,并做好叶蝉发生较重地区和田块的兼治,降低虫口基数。台风和暴雨过后做好细菌性病害查治。
2.防治适期:8月10日-8月13日,并做到早发生早防治。
3.农药配方:
防治稻纵卷叶螟亩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5毫升/亩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克/亩;防治纹枯病加24%噻呋酰胺20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15克或32.5%苯甲·嘧菌酯33毫升;防治褐飞虱可用25%(50%)吡蚜酮40克(20克)/亩或60%烯啶·吡蚜酮12克/亩或20%呋虫胺 SG20-40克/亩;兼治白背飞虱、叶蝉再加25%吡虫啉可湿粉20克/亩。
4.注意事项:
高温天应早、晚喷药,切忌中午前后施药;每亩用水量要喷足50公斤,田间须保持3-5cm的水层,以提高防效;同时要注意人、畜、水产等安全。稻渔轮作或稻渔共生田块建议以绿色防控为主,禁止使用对鱼虾等有害的化学农药,各地做好指导。警惕稻瘟病叶瘟的发生,一旦发生立即做好防治。施药后将农药空瓶(空袋)及时交于回收处,不得丢弃在田间地头。
调查:吕进、潘欣葆,市区各测报点 预报:潘欣葆、吕进 签发:王仪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