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农讯 >农业技术

草莓管理技术意见

    作者:韩明丽
  • 发布日期: 2019-05-26
  • 字号:[ ]

2月份正值草莓第二、三花序开花结果,但近期阴雨天气多,预计到2月底前将维持低温阴雨天气,湿度大,光照不足,产量品质受到较大影响,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对草莓生产不利,3月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将进入快速生长期,虫害增多,要注意加强大棚草莓管理工作,及时掰除老叶、病叶、病果,清除残留花枝、疏花疏果等,合理用药,确保草莓产量品质与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通风降湿透光保温,提高植株抗性。早春雨水较多,要注意棚内环境温湿度调控,及时通风降湿透光,清理排水沟以免棚内进水,提高植株抗性,减轻病害发生。近期仍要注意气候突然降温,防止草莓冻害,待晴天温度升高后白天棚内温度可保持在20℃-28℃,湿度控制在50%之内,夜晚保持在5℃以上,当棚内夜间温度在10℃左右时晚上可不再闭棚,适当留有通风口,延缓果实成熟期,提高果实品质,防止因温度高草莓生长快而影响口感。

二是合理调控植株长势,提高植株丰产性。调控植株长势,及时掰除老叶、病叶及果实采收后留下的花梗,疏去小形花、果梗过短、膨大不良及畸形的果,减少养分消耗,提高草莓连续开花坐果性能。阴雨天可适当推迟整枝打叶,多留叶片,待晴天湿度低时一并进行,然后及时喷药保护,并将摘除的残体等及时移出园外,保持园地清洁,避免病害传播蔓延。有条件的草莓基地可安装补光灯,阴雨天全天补光,晴天早晚适当补光,可提高草莓产量品质,防止草莓因光照不足而造成徒长早衰。

三是搞好肥水运筹,提高草莓品质。根据草莓长势、天气土壤状况等酌情施肥,提倡使用滴灌设施追肥,宜晴天湿度低、中午温度高时进行,少量多次,亩用不含氯高钾肥(N:P:K=12:9:24)2公斤,浓度控制在0.4%以内,配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每次灌水量300-500公斤,间隔7-10d 追施一次。结合喷药,可追施叶面肥或0.2%液肥补充中微量元素。

四、加强病虫害防控,确保质量安全。草莓主要病虫有灰霉病、白粉病、害螨、蚜虫等,推广释放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慎用烟熏剂。草莓成熟后及时用洁净的器具采收,不伤萼片和果面,减少机械损伤,规范分等分级,无病虫果,及时包装,避免二次污染。近期阴雨高湿天气草莓田间灰霉病发生较重,白粉病增多。防治灰霉病喷雾药剂可选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45克/亩,或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45~60毫升/亩,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亩。白粉病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30毫升/亩,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悬浮剂25~50毫升/亩,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12.5%四氟醚唑水乳剂21~27毫升/亩等。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时确保植株叶片正反面均匀周到。

随着温度升高,害螨、蚜虫、蓟马等害虫增多。害螨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15~25毫升/亩,0.5%依维菌素乳油500~10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液剂120~140克/亩;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25克/亩防治,或20%啶虫脒可溶液剂3000倍液防治;蓟马使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