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补催青技术
1、养蚕前的准备工作。小蚕饲养农户在转青卵到达前的1个星期内,搞好蚕室蚕具消毒工作。领种前一天蚕室要进行升温排湿,排除不良气体,使温度保持21℃,干湿差2℃。蚕种领回后,每小时升温1℃,将温度逐渐升到25.5℃,干湿差1.5℃。
2、摊卵、遮光。领回的蚕种,立即拆开散卵盒,倒出蚕卵,倒在垫有白纸或防干纸并的蚕簸里,要求蚕种粒粒摊平且均匀,无重叠卵。蚕卵上覆盖1只小蚕网,以防蚕卵滚动,然后上面再覆盖1只略带湿润的蚕簸,用拧干的湿黑布或红布包严遮光,室内保持黑暗,并注意定时换气。
3、控制好温湿度,保持平稳。严防27℃以上的高温和21℃以下的低温,否则,既影响孵化又影响蚁体健康。近些年不少农户对湿度不够重视,湿度过低会严重影响蚁体孵化齐一。如发现蚕卵转青不齐,可以降温至24℃,继续遮光,第二天早上不收蚁,到第二天夜里升温至25.5-26℃,干湿差1.5-2℃,第三天收蚁。
4、黑暗保护。为使蚕卵孵化齐一,提高实用孵化率,对蚕种要进行黑暗处理。蚕种进入共育室后,关闭好门窗并挂黑布帘,保持室内绝对黑暗,以利蚕卵胚胎平衡发育,提高一日孵化率。蚕室门窗要完全黑暗,并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不良气体的进入。蚕种在黑暗中,要绝对避光,不能让蚕种见到一丝光亮,否则,会使发育早的蚕种见光孵化,造成孵化不齐。
5、注意事项。调节好目的温湿度,注意补湿,定时换气,保持黑暗。在生产中不少农户不重视补催青标准温、湿度的掌握,尤其是后半夜标准温度达不到,影响蚕卵的一日孵化率。补催青温湿度要保持在25.5-26℃,干湿差1.5-2℃。要严防蚕室内温度忽高忽低和湿度忽干忽湿。火源离蚕卵至少1米以上,防止升温烘死蚕卵。此外,还要做好蚕室内防鼠防虫防蚂蚁等工作,避免或减少蚕种损失。在早晨6时光照下,蚁蚕会争相破卵而出。上午8时可进行收蚁。通过以上补催青技术处理,蚁蚕孵化齐一,小蚕发育整齐,蚕体健康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