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农讯 >病虫情报

病虫情报2018年第2期

    作者:市植检站
  • 发布日期: 2018-04-03
  • 字号:[ ]

做好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一、发生趋势

根据各地调查、小麦品种和生长情况、天气条件等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蚜虫中等发生;粘虫轻发生。

1. 赤霉病:市站测区3月28日调查,稻桩子囊壳带菌率高,株率为3.9%,比去年-25.0%,比常年+69.6%。由于我市种植小麦品种以扬麦系列为主,抗病性不强;又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4月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偏少。因此,预测小麦赤霉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2. 麦蚜:市站测区4月2日查,百株蚜量15只,比去年和常年偏少。随着气温上升,大小麦陆续抽穗,营养条件改善,麦蚜为害可能加重。

3. 粘虫:今年卵量偏少。4月2日止各地小草把单把诱卵,市站测区0.6块,与常年持平;南浔点0.4块,双林和练市点0.2块。预计为轻发生。

各地粘虫卵量调查表(单位:块/把)

年别

市 站

南浔点

练市点

双林点

妙西点

15年

2.8

3.2

0.4

1.0

0.6

16年

0.2

0.2

0

0

0

17年

0.2

0.6

0.1

0.9

0

18年

0.6

0.4

0.2

0.2

0

二、防治意见

由于小麦赤霉病为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近年来重发频率高,如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就有流行可能,将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1.防治要求:小麦赤霉病一定要在始花期全面做好药剂预防(见花打药),隔7-10天做好第二次防治,同时做好蚜虫兼治。大麦赤霉病掌握“看天打药”,在齐穗后10天内,如遇平均气温13℃以上并伴连阴雨抢晴天做好防治。

2.农药配方:预防赤霉病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ml或50%多菌灵WP50克+25%咪鲜胺乳油20ml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兼治蚜虫亩用25%吡虫啉20克。

又:近年来在局部地区和田块发生小麦纹枯病和锈病,各地要注意做好查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