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格防治蚕病为重点 加强春蚕后期饲养管理
18日,全市22万多张春蚕种开始大批大眠,进入夺取春茧优质高产关键时期。总体上分析,今年丝绸价格上扬,蚕农养好春蚕积极性高。春蚕蚕种卵量足,孵化率高,生长发育齐,损失也较少。但由于今年3月温度低,桑叶发芽迟,春蚕前期多阵雨天气,日照少,桑叶含水率高,叶质不够成熟,蚕体较为虚弱。
5月17日,针对今年春蚕这些新情况,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及时召开了全市蚕春生产情况分析会,市农业局乔明军副局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通过各县区春蚕生产情况交流,市经作站站长根据今年春蚕生产新情况、新特点,对养好春蚕,夺取春茧高产优质,提出以严格防治蚕病为重点,加强春蚕后期饲养管理,夺取春茧优质高产。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消毒,确保无病高产。今年春蚕,要特别警惕暴发血液型脓病(白肚)和僵病。要加强眠蚕、起蚕和熟蚕消毒,用“防病1号”或“蚕座净”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五龄期每天使用新鲜石灰粉消毒一次。同时严格淘汰病弱蚕。
二、精心饲养,放稀吃饱。要强调选采成熟桑叶,先采三眼叶,加强饲养管理,强健蚕儿体质;要加大蚕座面积,每张蚕种蚕座面积要求40平方米,通过增加给桑量、给桑回数,把增产桑叶吃下去,多增产蚕茧。
三、搞好眠起处理,过好大眠关。大眠时间长达2天,营养消耗大,蚕体较为虚弱,最易感染蚕病,往往在五龄后期暴发。近日天气又多阵雨,湿度大。因此,要十分重视大眠关管理:一是抓消毒;二是抓开通门窗,重视蚕室通风排湿,防止“闷湿”环境引发蚕病。
四、防氟防毒,减少感染中毒。要密切注意防止氟化物和工业废气中毒危害,做好农业防氟防毒措施。砖瓦窑要按市政府文件,按时停窑,按时开窑、化工厂附近,蚕农要加强注意工业废气污染危害。 (湖州市经济作物推广站)